腾讯、宁德被列入“涉军名单”,美CMC名单到底有多大影响?
美国又来搞事了,这次的“受害者”名单里,赫然出现了腾讯、宁德时代、商汤科技等一众中国科技企业。美国国防部给出的理由是,这些企业“涉军”,于是被列入所谓的“涉军企业”清单(CMC清单)。听起来好像很严重,但实际上,这张清单对这些企业的业务几乎没有影响,纯粹是美国的一场“政治秀”。
美国这套玩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之前小米、禾赛科技等企业也被这样搞过,后来还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?那么,问题来了:美国这次又在打什么算盘?
事情的起因要从2025年2月说起。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份新的CMC清单,把腾讯、宁德时代、商汤等中国企业列入其中,理由是这些企业“可能与中国军方有联系”。但问题是,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和军工行业完全搭不上边。腾讯是一家互联网公司,主要做社交、游戏、云计算;宁德时代是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龙头,和电动车产业息息相关;商汤科技则是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,主要业务是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。这些企业和美国国防部根本没什么业务往来,美国却硬要给它们扣上一顶“涉军”的帽子。
这就像一个人路过银行门口,就被当成银行抢劫犯一样荒谬。美国的这一操作,怎么看都像是故意找茬。
事情的发展很快引起了外界的关注。首先,腾讯、宁德时代等企业纷纷发表声明,强调自己是一家纯商业公司,与军方合作的说法毫无根据。腾讯更是明确表示,已经启动复议程序,希望美国国防部能“纠正错误”。
与此同时,中国政府也对这件事表示强烈不满,认为美国此举是对中国企业的恶意打压。事实上,美国频频拿所谓的“国家安全”当借口,对中国企业出手,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。前几年,华为就是这样被针对的,TikTok也曾多次被美国政府盯上,现在轮到腾讯和宁德时代了。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美国自己才是真正的“军民融合”大户。像波音、洛克希德·马丁、雷神这些企业,都是典型的军民两用公司,它们既生产军用装备,也涉足民用市场。但美国却对中国企业大搞“双标”,这不是赤裸裸的“贼喊捉贼”吗?
这次事件的最高潮,出现在美国国内的反应上。按照常理,被列入CMC清单的企业,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市场波动。但腾讯和宁德时代却用行动打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——腾讯当天就回购了15亿港元的股票,宁德时代的股价也相对稳定。换句话说,这些企业压根没把美国的“黑名单”当回事。
而且,类似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。2021年,小米曾被美国列入涉军清单,结果小米提起诉讼,最后成功把自己从名单里移除。这说明,美国国防部的这类清单并没有太多法律依据,完全是政治操弄的产物。
更讽刺的是,就连美国的盟友日本,也开始反抗了。日本制铁公司最近就把美国政府告上了法庭,原因是拜登政府干涉企业的正常经营。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,日本企业一向对美国唯命是从,如今连他们都看不下去了,可见美国政府现在的做法到底有多不得人心。
最终,美国的这一波操作,表面上看似乎给中国企业制造了麻烦,但实际上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害。腾讯、宁德时代等企业依旧在全球市场上稳步发展,而美国政府的信誉却再一次受损。这种不讲理的打压行为,让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做法越来越反感。
但这件事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思考。美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搞这一出?很明显,这和2025年的美国大选有很大关系。现任总统拜登想在最后的时间里给特朗普挖坑,让他在对华政策上陷入被动。而特朗普呢?
他和特斯拉的马斯克关系密切,而宁德时代正是特斯拉的重要供应商,这一波操作,可能也是针对马斯克的一种敲打。
接下来,我们一起看看网友们是怎么看的。
【网友热议】
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,很多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网友“科技观察者”表示:“美国这一套把戏,早就见怪不怪了。每次中国企业做大做强,就想方设法给你扣个帽子,关键是自己才是最大的军民融合国家。”
网友“金融老王”调侃道:“腾讯、宁德时代被列入CMC清单,这不是说明这两家公司技术实力强,足以让美国忌惮?要不给它们颁个‘国际影响力企业’大奖?”
网友“股市小白”则关注股市影响:“腾讯居然不跌还回购股票,资本市场比美国国防部还理性,这就很讽刺了。”
网友“法律达人”认真分析:“小米当年也被列入过,后来打官司赢了。腾讯、宁德时代完全可以参考这个案例,直接起诉美国国防部。”
看完这些评论,不禁想问:美国政府的这份名单,究竟是为了“国家安全”,还是纯粹为了恶心中国企业?
这几年,美国三天两头搞出各种“清单”,不是这个企业“涉军”,就是那个企业“威胁国家安全”,但每次到头来,受影响的好像都不是中国企业,而是美国自己。
问题来了,如果腾讯、宁德时代真的对美国军方构成威胁,那美国国防部是不是应该反过来向这些中国企业下订单,求着它们别卖给别人?还是说,这份所谓的“涉军清单”,就是美国用来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一张“空头支票”?

